姓名学渊源于我国古代诸多先贤的哲学思想,我国不少名人都对此有过介绍,古代有名言:“有其名必有其实,名为实之宾也。”孔子说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。 苏东坡说:“世间唯名实不可欺。”严复说:“一名之立,旬月踟躅。”诸先贤都道出了姓名对人的重要性。
如何起个好名字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,有人讲族谱,不管其他,一定要先继承祖宗的根脉;有人讲字意,觉得好的字意肯定会带出好的运气;还有人讲易经数理,讲究姓名汉字中不同的笔画代表着不同的吉凶。人云纷纷,何取何舍,这要从姓名的来历说起。
东汉时的许慎在他的《说文解字》一书中有他的说法:“名,自命也,从口从夕;夕者,冥也,冥不相见,以口自名。”这个意思是说,在人类的早期年代,人们本来没有名字,只是到了晚上,天一黑下来,人们彼此看不见对方,无法相互识别,只好用口来打招呼,相互有了一个什么称谓
称呼特定的人,由此便出现了人的名字。
这种解释说明,“名”字本身就是一个会意字,人名的来历、人名的产生是人类生活相互识别的需要。但在后期中,名字除了识别的作用外,还加入了一些文化与心理的内容,如儒家理论的创始人孔子有所谓“名不正、言不顺”的理论,名正不正,实际上就是人们接不接受它,与人们的文化心理能不能对上号。